电话:(86)731 84805380
传真:(86)731 82354476
地址:湖南长沙湘雅路110号,湘雅医学院北院原图书馆3...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1年资助项目名单公布,我所刘昭前教授负责的项目“翻译启始因子eIF3a基因表达和功能突变调控肺癌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的分子机制及预后的临床意义” (资助经费67.0万) 凭借其立题新颖、内容创新等特色,在众多投标项目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了资助。
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eIF3a与肿瘤细胞分化与增殖、正常细胞向恶性表型转化以及与肺癌的发生相关。我们前期工作发现eIF3a在肺癌组织中特异性高表达,它可以负调控DNA修复酶的活性,导致其高表达的细胞对于铂类药物的化疗更为敏感。本课题是在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肺癌相关基因eIF3A多态性与化疗耐药的关系及分子机制研究”(No:30873089,资助经费: 32万元,2009.1-2011.12)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与深入。该研究将利用pyrosequence查明大样本人群中4个新多态性位点11279 G>A,1458C>T, 29671G>A 和 2554G>A的分布频率,明确这些多态与肺癌铂类药物化疗敏感性及预后的相关性;利用定点诱变和Gel Shift法明确上述多态是否影响DNA剪切修复蛋白XPA, XPC 和RPA70, 32, 14的表达;再通过构建稳定表达细胞株、siRNA干扰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阐明eIF3a调控下游蛋白的分子机制。
目前,刘昭前教授课题组在“肺癌相关基因eIF3A多态性与化疗耐药的关系及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最近,其研究论文“Effect of eIF3a on Response of Lung Cancer Patients to Platinum-Based Chemotherapy by Regulating DNA Repair”已发表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2011, 17(13): 4600-9 (IF=7.350)杂志上。我们相信,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刘昭前教授和他的课题组,在基因多态性与肺癌耐药的机制研究和肺癌个体化治疗等方面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上一篇:“首位生物与医药工程”和“7位药理学博士”顺利通过论文答辩会
下一篇:我所研究论文获2008年湖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
湘ICP备09002748号 Copyright 2007-2017版权申明|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地址:湖南长沙湘雅路110号,湘雅医学院北院原图书馆3楼 电话:(86)731 84805380,传真:(86)731 82354476